1、“楚辞”又称“楚词”,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。
2、作品运用楚地(今两湖一带)的文学样式、方言声韵,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、历史风情,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。
(相关资料图)
3、汉代时,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“承袭屈赋”的作品编辑成集,名为《楚辞》。
4、并成为继《诗经》以后,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。
5、 楚辞,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,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:一是诗歌的体裁,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(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楚国文学)。
6、从诗歌体裁来说,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,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。
7、从总集名称来说,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“楚辞”体的诗歌总集,收入战国楚人屈原、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、淮南小山、庄忌、东方朔、王褒、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。
8、 “楚辞”之名首见于《史记·张汤传》。
9、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。
10、其本义,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,以后才成为专称,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。
11、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,如宋人黄伯思所说,“皆书楚语,作楚声,纪楚地,名楚物”(《东观余论》)。
12、西汉末,刘向辑录屈原、宋玉的作品,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,书名即题作《楚辞》。
13、这是《诗经》以后,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。
14、另外,由于屈原的《离骚》是楚辞的代表作,所以楚辞又被称为“骚”或“骚体”。
15、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“赋”。
16、《史记》中已说屈原“作《怀沙》之赋”《汉书·艺文志》中也列有“屈原赋”、“宋玉赋”等名目。
17、 在汉代,楚辞也被称为辞或辞赋。
18、西汉末年,刘向将屈原、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、东方朔、王褒、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、宋玉的作品共16篇辑录成集,定名为《楚辞》。
19、楚辞遂又成为诗歌总集的名称。
20、由于屈原的《离骚》是《楚辞》的代表作,故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。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关键词: